立式多級離心泵維修注意事項
發布時間:2021/10/5 16:52:29 來源:龍洋泵閥 閱讀:5
立式多級離心泵拆裝檢修步驟:
一、立式多級離心泵解體電機:
a、根據檢修現場實際情況(如:安裝吊裝鉤)、掛好起重設備(葫蘆、鋼絲繩、拉繩)。
b、檢查吊鉤、繩扣、葫蘆鎖扣,將吊移的電機做起吊重心測試;
c、拆卸電機電源線,拆出電機與泵體連接螺絲;拆出電機和水泵聯軸器連接螺絲。
d、起吊電機,當電機與水泵脫開有一定距離時,收緊拉繩將電機慢慢下放,(在下放過程中預防電機重心偏移,損壞設備和使人受傷);待電機平放在木板上后再用拉碼拉出聯軸器、拆出電機風罩,取出風葉。
e、用搖表檢查電機繞組絕緣,并作好記錄;然后做好拆卸標記,擰出電機前后端蓋板螺絲、并將該端蓋板取出。
f、檢查軸承磨損程度,如需更換軸承,用拉碼拉出軸承(在取出軸承前將轉子抽出,抽出轉子時不要碰傷定子繞組,必要時做一定的保護措施)。
g、更換電機軸承,方法有:加熱法、降溫法、用圓筒直壓法。
h、如果是軸承走外圈,檢測端蓋軸承座與軸承的配合情況,配合不好需對端蓋軸承座進行處理,組裝電機步驟與拆電機步驟相反。
i、在組裝電機前對電機繞組進行絕緣檢測,(如電機繞組受潮,必須進行烘考除潮,必要時還得加溫浸絕緣漆);檢測值在規定范圍內及可使用。
二、立式多級離心泵解體水泵:
因水泵有不同生產廠家和不同型號,泵體結構也有不同;但水泵解體檢修步驟略為兩種。一種是從下往上一級級拆出,另一種是從上往下一級級拆出。下面就以(下往上)一級級拆出為例:
a、關閉進出口閥門,排盡泵體內的水,做好每一級拆卸標記
b、用拉碼拉出泵體上的聯軸器,拆出蓋扳螺母,取出軸承蓋扳,拆出軸承、軸封或填料盤根,拆卸磁環機械軸封時嚴禁硬撬硬打。
c、拆出泵體出口與管網連接的螺絲,擰出泵體與底座固定螺栓。用麻繩捆扎在泵體2/5處,吊起水泵移離機座慢慢下放,往下放水泵時切記不要碰彎泵軸,將水泵平放在地面木板上。
d、擰出泵軸尾螺母,拆出軸套,然后拆出葉輪,(拆卸過程中嚴禁直接鐵錘用力敲打軸套、葉輪),最后取出外殼。
e、當第一級的軸套、葉輪、外殼拆出后,應對軸進行除圬處理,再進行下一級拆卸,(35mm以下泵軸不能作為受力工具搬動水泵)。
f、以下各級拆取方法與上述相同,請注意按順序將各級拆卸的部件擺放好;當最后一級部件全拆卸下來為止。
g、整個工作轉入修磨部件之間配合面,除銹、清理水垢。在清理過程中嚴禁使用柴油和有害物質。
三、 立式多級離心泵組裝計量泵體:
a、當除銹、清理、修磨工作完畢后,開始組裝水泵(組裝與拆卸的順序和方法相反)。先將裝軸承那一級水平放在木條上,再將出水口那級安放在上面,然后將軸帶有平衡鼓垂直方向進出水口那級的中間。
b、將第一級葉輪安裝在軸上,在外殼邊緣放好防水圈。
c、將軸套套在軸上,接著安裝下一級外殼,接著安裝第二級葉輪,再裝上軸套和下一級外殼,以止方法安裝N級。
d、安裝完最后一級后,將兩個反向螺母擰緊。
e、做完以上工作后將泵體吊放在底座上面,擰緊固定螺栓。 f、安裝機械密封(或安裝盤根填料),接著安裝軸承(注意兩個軸承的方向),將鎖軸承的螺母擰緊。
g、手動盤車、調試轉動輕松為宜,安裝聯軸器。
h、將電機吊放在化工泵體上面,檢查兩個聯軸器之間的間距,一般為3~5mm,檢查電機與水泵的同軸度,擰緊電機與泵體的連接螺栓。
i、檢查設備所有連接螺絲緊固情況。然后接入電機電源線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o5a.com/news/ns-232.html
轉載注明:歡迎轉載!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。
免責聲明:本站原創文章,由龍洋泵閥整理發表,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您對文章有任何意見歡迎在下方評論處與我們互動溝通。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推薦知識

最新知識
- G型單螺桿泵工作原理及結構圖
- 立式多級離心泵維修注意事項
- 立式多級離心泵及變頻控制柜技術要求
- 消防水泵控制柜技術要求
- 立式多級離心泵常見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
- 立式多級離心泵常見安裝誤區
- GDL型立式多級管道離心泵產品特點及型號參數
- 無負壓給水設備哪家好
- XBD-(I)型立式多級消防泵產品概述及性能參數
- 無負壓給水設備工作原理
- SXBWP無負壓給水設備技術參數表及報價表
- 立式多級離心泵維修注意事項
- 無負壓給水設備的問題點
- 箱式無負壓給水設備特點是什么?
- 哪家無負壓變頻給水設備質量好?
- 無負壓給水設備樣本
- 立式多級離心泵的執行標準
- 立式多級消防泵單機試車方案
- XBD-GDL立式多級泵結構圖
- 無負壓供水設備工作條件哪些?
- 立式多級離心泵常見安裝誤區
- 詳細說明立式多級消防泵的基本操作
- 立式多級給水泵及變頻控制柜技術要求
- 消防水泵控制柜技術要求
- 立式多級離心泵常見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